车厢的结构设计及优化
1.1 设计要求
所设计的冷藏汽车要求额定载质量1 t左右.接纳的底盘型号为CGC1040HDD33E1,要求车厢四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以抗击袭击变形;具有较好的保冷隔热功效;车厢用质料要求密度小,质量轻以增添整车的质量行使系数.车厢具有保鲜和冷冻两个功效,保鲜功效要求箱内温度为-5 ℃.冷冻功效要求箱内温度为-15 ℃.冷藏车使用制冷机组举行制冷,要求制冷时整个车厢内温度场漫衍较平均.
1.2 结构设计及优化
为知足以上要求,设计的车厢总巨细为4 000 mm×1 800 mm×1 800 mm,车厢各壁板、车门等都为玻璃钢板夹硬质聚氨酯的3层结构.为保证车厢的保温隔热性、耐用性、抗袭击振动性等自装卸要求,其中,选择玻璃钢厚度为3 mm;硬质聚氨酯板厚度暂定为80 mm(将在第3小节讨论选择合适的厚度);车厢整体由车厢前板、底板、侧板、车门、蒸发器、导风板、微孔薄膜1、微孔薄膜2组成.车厢组成及各部门在车厢的装配关系如图1所示.
为实现底板、顶板、侧板和前板之间装配配合,在板边缘部门均设置了45°的波模斜度,为增强车厢整体的强度刚度,同时使车厢各层间的黏合慎密,在玻璃钢与聚氨酯夹层间增添了增强肋,即划分在内外玻璃钢板上的一侧加工若干条类似U型的薄板.为了保证保温隔热效果,两U型薄板应错落部署而且高度设置为30 mm,保证两薄板的总高度小于聚氨酯层的厚度,以防止接触,从而使导热系数增大影响保温隔热效果。
为使用制冷机组在制冷时平均制冷,设计时通过导风结构指导凉风的流向,详细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导流板作用在于将蒸发器出风口处窄局限高速的凉风加以引流至边缘部门风量少的区域,扩大受风面积,并适当降低风速.导风挡板主要作用是将出风口的凉风指导一部门到车厢的边缘部门,而弧形导风板主要作用是将凉风集中引到车厢上方,弧形导风板后是微孔薄膜,由微孔薄膜上平均的微孔实现对凉风的平均分配.该情形适用于生鲜运输状态,此时风量无须太大,车厢顶板可看作是一块冷板,但因有蒸发器和风机的作用,效率比冷板更高.微孔薄膜质料为网状结构平均的聚乙烯,导热率极低而不易形成冷凝水.在制造工艺要求允许的情形下,可针对现实运输状态做进一步骤整.如在车厢较长时,漫衍平均的微孔薄膜依旧会由于近出风口处风量大而透过冷气多,远出风口处风量小所获得的冷量小甚至没有,这时可通过控制薄膜或低导热率透气介质的孔径和密度使温度的漫衍平均.思量到差其余运送货物及运输状态(如需迅速降低车厢内部温度),在设计中将微孔薄膜设计为两段式,在需要迅速制冷或运送冻肉等情形时,可将弧形导风板拆下或接在导风板后的微孔薄膜卸下,调大风机风量以加速制冷效率,该情形和带制冷机组的冷藏车内部情形一致.